自10月中旬以来国内硫酸市场进入快速上涨期,据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自10月20日以来,硫酸市场涨幅超50%,11月来看涨幅28.7%,华东市场98%均价在967元/吨,其中江浙地区厂家出厂价到1200元/吨,山东地区报价也在850元/吨左右。综合来看是成本、供应、市场情绪等多维度因素共振的结果,且不同工艺路线、区域市场呈现显著分化。
从供应端来看,11月国内硫酸装置检修涉及年加工能力约2138万吨,华中、华东核心产区检修密集,山东、辽宁等主力酸企也有停车检修,区域供应收缩明显。
成本端来看,硫磺价格飙涨成核心推手,成本倒挂倒逼涨价。硫磺是硫酸生产的核心原料(生产1吨硫酸约耗0.33吨硫磺),11月国内硫磺价格迎来大幅上涨,长江沿海进口散装颗粒价格月内涨幅超10%,较年初涨幅更是高达120%。全球硫磺供应格局剧变,俄乌冲突实施出口禁令、哈萨克斯坦出口量下降,国际供应缺口扩大;叠加中东定价权强化、印尼/印度等国抢购,国内港口库存降至220万吨(低于合理水平)。 成本传导下,直接倒逼硫酸价格被动抬升;同时硫铁矿价格同步高位,进一步强化矿石酸的成本支撑。

从需求端来看,沿海工厂出口订单充裕,部分硫酸资源流向国际市场,进一步挤压国内货源。 供需紧平衡下,酸企库存普遍低位,甚至采取“限量发货”策略,为提价提供了底气。磷肥是硫酸最大下游,虽磷酸一铵/二铵开工率仅50%-55%,但冬储周期下企业维持刚需采购,且部分磷肥企业用硫酸替代高价硫磺,拉动冶炼酸需求 。
区域价格分化:华中98%冶炼酸到厂价涨至940~1000元/吨(月涨超13%),山东98%矿石酸出厂价900~940元/吨(月涨超12%),而西北、西南因冶炼酸产能集中,涨幅略低于核心产区。
后市来看,硫磺价格高位僵持、装置检修仍在持续,硫酸价格或维持稳中偏强,但下游抵触情绪升温+政策可能调控硫磺高价,后续涨幅大概率趋缓;中长期需关注国际硫磺供应恢复、酸企检修结束后的产能释放节奏。
【大宗商品公式定价原理】
生意社基准价是基于价格大数据与生意社价格模型产生的交易指导价,又称生意社价格。可用于确定以下两种需求的交易结算价:(文章来源:生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