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月份以来,国内双酚A市场重挫大幅下行,截止12月12日市场商谈在10000-10100元/吨,8日低位跌破万元,商谈跌至9850元/吨,相比9月27日市场商谈16475元/吨,市场下跌40%。下行主要是供需矛盾加剧,这波下行使得双酚A企业进入亏损状态,由于产业链上下游波动背离,使得双酚A产业链各大产品利润重新分配。
四季度新增产能投产,供应量激增
四季度以来国产双酚A供应量明显增加,其中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年、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4万吨/年、江苏瑞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4万吨/年共计68万吨产能相继投产,但国内装置除了11月份集中几套装置检修外,损失量明显低于投产增加量,双酚A国产供应量递增趋势明显,预计12月份产量可达26万吨,相比前期月均产量在18-20万吨来看,四季度整体供应量增加明显。
疫情原因,下游环氧树脂等需求难以释放
11月份国内多点疫情再次影响下,导致下游需求消费递减,环氧树脂和PC等产品多以消化库存原料,采购意向减弱,且随着终端订单减少,下游环氧树脂等产品同步走跌。
四季度双酚A产业链利润再分配
从双酚A产业链图可以看出,双酚A跌幅远大于原料苯酚和丙酮,四季度双酚A利润空间逐步递减,进入12月份随着苯酚/丙酮市场大幅反弹,双酚A行业利润盈利进入亏损状态。两大下游来看,环氧树脂跌幅与原料相当,而PC产品受本身供需面影响跌幅低于原料双酚A,但此前鉴于高价原料双酚A影响,PC处于亏损状态,11月份以来下游PC转亏为盈,行业毛利提升。
成本面来看,12月份原料苯酚/丙酮持续坚挺,双酚A在9日受成本支撑出现止跌回调态势,但随着进口货源补充和装置重启影响,供需矛盾减弱,原料端苯酚/丙酮回调预期较大,来自成本面支撑减弱。需求面来看,年前下游需求恢复仍有困难,且12月份双酚A供应量有望在26万吨,且下游尽管有配套装置投产,但增量远不及原料端,短期双酚A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预计双酚A短期或受成本支撑窄幅上行,但调整之后双酚A市场随着新增产能逐步释放,供应面宽松,市场或将在探底中整理运行。
【大宗商品公式定价原理】
生意社基准价是基于价格大数据与生意社价格模型产生的交易指导价,又称生意社价格。可用于确定以下两种需求的交易结算价:(文章来源:生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