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涨跌榜-生意社

本社首页 > 商品动态 > 正文

白马石乡:乡村好风景 乡亲好“钱”景

https://www.100ppi.com  2021年02月19日 15:00  朔州广播电视台

  应县白马石乡由于山高沟深、交通闭塞,是全县地多人少生存条件最脆弱的地方,拥有6个贫困村。作为全县脱贫攻坚主战场,当地因地制宜,规模种植黄芪,培育脱贫产业。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一起去看看白马石乡黑土湾村村民杜丙贵的脱贫路。

  走进村白马石乡,绵延的群山向远处延伸,褪去盛装的白杨静静地屹立在小村中,一幅静谧的冬日美景。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攀爬,我们来到了杜丙贵家,整个小院弥漫着药材的味道。

  应县扶贫办副主任刘俊红:靠山吃山,咱们这儿全是种黄芪,像这一捆黄芪够多少?

  白马石乡黑土湾村村民杜丙贵:差不多一公斤,一公斤能卖个一百四五。种地不行,就得指这个,山区人就指这个呢,这也是山区发财致富的宝。

  杜丙贵是2016年开始种植黄芪的,拥有黄芪坡地60多亩。从2015年开始应县把黄芪产业作为山区农村经济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大力扶持,投入资金平整山坡,购买籽种,然后把种好的黄芪地分给贫困户。

  白马石乡黑土湾村村民杜丙贵:种好以后又给贫困户分下来,分下以后自己管理,经营、打药,这些都是自己弄,就用不着国家负担了。到去年,有的5年了,有的4年了就开始采刨,2018年、2019年的时候黄芪没有长成,但结上籽就开始采籽,采籽也能卖钱,也能有一部分收入。

  杜丙贵这几天都在忙着把所有采挖回来的黄芪进行分拣、捆绑、晾晒,归库,然后一起销售。

  人厚道,药地道。黄芪产业让杜丙贵有了更多的经济收入,他今年已经76岁,可还是不愿意和孩子去城里住,他说怎么也舍不下这片山,这些药。

  白马石乡黑土湾村村民杜丙贵:我岁数大了,搬到下面以后,找工作受不动,就没有经济来源了,就在这个村,国家有政策扶贫,种上黄芪,就有经济来源了。每年收个2万多3万。黄芪一年起不完,刨不完,每年刨每年种,今年刨这一块,今年秋天把籽撒上,种上它又长大了,循环的,永远不断根,永远能采刨,永远有钱,只要你细心经营下去。

  随着产业扶贫的深入开展,白马石黄芪种植面积8.7万亩,其中扶贫项目种植6398亩,带动600户1354名贫困户,人均增收14000余元。应县还不断引进黄芪深加工企业,打造特色产业体系,让“好风景”成为“好钱景”。

  应县扶贫办副主任刘俊红:目前白马石的行政村的黄芪产业已经实行了全覆盖,而且后期引进了正北堂芪业有限公司,解决了山区贫困户种黄芪销售的问题,把黄芪产品,做深,做大,做精,做强。

  (文章来源:朔州广播电视台)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生意社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经过授权并注明来源生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dana@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