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表现
1.港口价格下跌明显
CCI5500大卡:报价645元/吨,周环比下跌12元(跌幅1.8%),反映高卡煤需求疲软。
秦港5500K平仓价:630元/吨,跌幅3.1%(折合约20元),跌幅高于CCI指数,可能因交割品质或贸易商急于抛售导致。
2.产地价格普降
山西大同5500大卡:520元/吨,下跌5元(跌幅0.95%),成本支撑减弱。
陕西榆林6000大卡:528元/吨,下跌2元(跌幅0.38%),高卡煤跌幅较小或因化工用煤需求支撑。
鄂尔多斯:普遍降价促销,显示产地供应宽松,部分煤矿或面临库存压力。
3.库存与需求背离
环渤海港口库存:创历史新高,表明到港资源持续大于调出量。 全国动力煤库存:7277.6万吨,同比增12%,叠加电厂库存可用天数高,压制补库需求。
二、价格下跌核心驱动因素
1.供需失衡加剧
供应端宽松:主产区产量稳定,进口煤补充(未提及但需考虑),港口及社会库存高企。
需求端疲弱:工业用电低迷:制造业PMI等经济指标若疲软,压制电力需求。 非电行业(化工、建材)需求未显著回升,未能对冲电力消费缺口。
2.市场情绪传导
贸易商抛货避险:看跌情绪下加速降价出货,形成“价格下跌—抛售—库存累积”循环。 买方观望心态:电厂延缓采购,等待更低价格,进一步压制市场活跃度。
三、未来趋势关键变量
1.需求侧潜在拐点
夏季用电高峰临近:68月通常为用煤旺季,若气温显著升高或推动日耗回升,但当前高库存可能缓冲需求冲击。
经济刺激政策:若基建、地产政策加码,或带动钢铁、水泥等非电需求回暖。
2.供给侧调节可能性
产地限产保价:若价格持续下跌,内蒙古等主产区或通过安全检查等手段收缩供应。
进口煤政策:需关注是否出台配额限制或质量管控措施,减少低价进口煤冲击。
3.国际能源市场联动
国际天然气、原油价格波动可能间接影响煤价,若海外能源价格上涨或提振国内看涨预期。
四、策略建议
1.短期(12周)操作
贸易商:控制持仓风险,优先去库存;关注港口疏港力度及产地减产信号。
电厂/终端用户:按需采购,利用长协覆盖需求,现货采购可分批建仓以摊薄成本。
2.中长期(13个月)关注点
库存去化速度:若环渤海港口库存周降幅超50万吨,或预示供需格局改善。
日耗回升斜率:重点监测沿海八省电厂日耗数据,突破同比正增长或触发补库。
政策干预信号:如发改委召开保供会议、产地出台稳价文件等,可能扭转市场情绪。
五、风险提示
超预期累库:若进口煤到港量持续高位,港口库存压力或延长价格下行周期。
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修复缓慢或导致煤价底部震荡时间拉长。
结论:当前动力煤市场处于“高库存+弱需求”主导的下跌通道,短期下行压力仍存,但需关注旺季需求回升与政策托底带来的阶段性反弹机会。
【大宗商品公式定价原理】
生意社基准价是基于价格大数据与生意社价格模型产生的交易指导价,又称生意社价格。可用于确定以下两种需求的交易结算价:(文章来源:生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