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涨跌榜-生意社

本社首页 > 商品动态 > 正文

威宁海拉镇:发展党参产业 红土地里生出致富“黄金”

https://www.100ppi.com  2020年05月25日 16:39  贵州日报

  5月20日,记者驱车来到平均海拔超过2300米的威宁治县海拉镇海昌社区,道路两旁,红色土壤里冒出了绿色的苗。社区主任邹元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党参终于抽芽咯,只要出土就不怕旱,再下一场雨,心里就踏实了。”

  “卜多小河牛栏江,海拉汉子泪汪汪;男到十六打工去,女嫁外地不还乡”。这仅是十几年前,当地百姓口中还在念叨的民谣。

  海拉镇境内“山高谷深”——既有海拔2879.6米的贵州第二高峰平箐梁子,又有最低海拔1379米的牛栏江的河谷地带。地势落差大,交通闭塞,土地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等艰难条件,使海拉成为威宁人眼中的极贫地带。

  守着大山,如何找准特色优势产业治穷治贫?

  从上世纪70年代起,部分村民就以种植党参谋生。2012年以来,随着当地中药材市场逐渐走俏,传统农作物价格走低,社区开始大面积种植党参。

  “一亩党参平均纯收入6000元左右,我家种植了7亩,一年下来有4万多元。”海昌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邹树保算起了“幸福账”。据悉,海昌社区367户农户中已有300户种植了党参,2019年共种植党参1200亩,实现收入超过720万元。

  “黔中党参,威宁最佳。威宁党参,海拉最佳。”邹元六满脸自豪地说,气候、光照、土质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让这片砂石红壤孕育了被誉为“高原党参之王”的威宁黄党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海拉镇党委政府紧紧把握资源优势,把发展党参种植业作为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内扩基地外拓市场。2017年开始,随着通组公路、环山公路等“毛细血管”的打通,海拉党参产业迎来发展高峰。每到收获季节,云南、四川、甘肃、广州等地的客商纷纷涌入海拉收购党参。  

  海拉,从一个交通闭塞、环境恶劣的代名词转变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党参交易市场,转型之路堪称“逆袭”,靠的就是发展特色产业。  

  海拉党参到底独特在哪?根条长、毛根少、皮紧密、体坚实、有香气、甜味浓,浸出物含量高出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十,深受市场欢迎。不少外省收购商连党参和土壤一并买走,就为了培植出同等品质的党参,但效果并不好。

  海拉本土党参根条长、毛根少、皮紧密

  “这个党参,一吃进去觉得略微苦涩,慢慢回甜,就像我们的日子一样,苦过开始尝到甜头。”在管仕特色中药种植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该公司董事长管仕七随手拿起一颗干党参咀嚼起来。  

  2019年,凭借“海拉黄党”商标品牌发展,该公司在中国(亳州)中药材博览会上签订了650吨的党参销售合同,成交金额约1900万元。随着品牌知名度逐渐提升,海拉党参加快了走出大山的步伐,还通过电商等平台销往全国市场及东南亚等国家。

  据了解,去年,全镇种植党参近1.5万亩,产值约1.2亿元,带动2961户贫困群众实现户均增收7500元。今年,全镇种植面积扩大到2万亩,预计将带动户均增1.2万元。

  放眼望去,整个乡镇笼罩在一层淡红色之中。红色,是海拉的底色,也是底气。“卜多小河牛栏江,海拉汉子好风光;党参种出致富路,有女不嫁外地郎”。如今,当地百姓又唱起了新的民谣。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文章来源:贵州日报)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生意社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经过授权并注明来源生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dana@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