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大宗商品数据商!
 

2021年1季度玉米淀粉商品情报

1、 玉米淀粉价格走势

 

2、玉米淀粉动态

 
国家再次收紧玉米深加工产业

  2020年国内玉米价格一直处于涨势,被称为国内玉米的“黄金年”。针对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国家有关部门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采取投放临时储备玉米、增加进口和严格限制玉米燃料乙醇加工产能扩张等“组合拳”,着力稳定市场价格,但玉米价格仍保持高位运行。

 
玉米延续强势 春节会否成为分水岭

  岁末年初,国内玉米市场再度“疯狂”,南北港口、连盘玉米期价均创下历史纪录。其中,北方港口玉米集港价格达到创纪录的2650元/吨,广东港口集装箱玉米最高报价2850元/吨,刷新历史纪录。与此同时,南方港口谷物总库存也刷新本年度以来历史纪录,达到190万吨(含内贸玉米、进口玉米、进口高粱、进口大麦),当然这个纪录是一个“利空”。

 
玉米行情一路上涨 迈入每公斤三元时代

  从元旦后,玉米行情迎来了一路上涨的局面,业内预测年底前玉米突破不了2.8元/公斤,但很快就被事实推翻了,接着又预测玉米价格突破不了3.0元/公斤,实际在短短10天内玉米价格大涨0.4元/公斤,上涨速度已然突破历史新高。要知道2020年玉米尽管大涨0.6-0.8元/公斤,但一直很难突破2700元/吨大关,但如今却已飙升至3000元/吨大关,不得不说行情太好了。

 
玉米市场正在从低价低量平衡向适中平衡转变

  2020年以来,玉米出现大幅上涨,目前已处于历史高位。现货方面,据农业农村部玉米市场监测预警数据,2020年12月份,国内产区平均批发价达到每斤1.24元,同比上涨35.6%,年内涨幅达到26.5%。期货方面,到目前为止国产玉米期货主力合约日内最高价出现在1月13日,为每吨2930元,创出历史新高,比五年多前,2015年3月11日曾出现的每吨2572元高出358元/吨、13.9%。

 
玉米价格连续“超涨”如何应对

  2021年可以说是农作物最为“扬眉吐气”的一年,特别是玉米价格从年初开始就有了上涨的趋势,到目前为止,玉米价格一路高歌猛进,丝毫未见下降的趋势。

 
中国2020/21年度玉米进口预估为2400万吨

  2月9日美国农业部(USDA)周二公布的2月供需报告显示,中国2020/21年度玉米进口预估为2400万吨,1月预估为1750万吨。

 
国内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近日,大连玉米期价出现下滑走势,同时山东等主销区现货市场到货量有所增长,各用粮企业报价稳定或略有下调。”山东省滨州市玉米贸易商王映军告诉期货日报记者,随着春节过后各地气温升高,以及部分地区有雨雪天气出现,各类库存玉米的安全保管难度加大。特别是农户、小商贩以及一些中小型贸易商的仓储条件简陋,如何保证库存玉米不返潮、不发霉、不发芽越来越困难,上述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这有利于玉米市场供应量的增加。

 
东北玉米外流几乎为零 市场需求结构悄然生变

  2020年东北玉米价格一路高歌,多因素导致东北玉米外运量大幅减少,华北市场被迫自给自足,饲料企业逐渐降低对高价玉米的依赖性,玉米价格过高导致其市场需求结构更加多元化。

 
15亿元玉米深加工项目落户青冈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3月1日,总投资15亿元的玉米深加工项目落户青冈,今年,青冈县拟开工项目16个,总投资49.79亿元。

 
玉米市场博弈开启 价格走势明显分化

  未来几个月,国内玉米市场也将迎接一轮“利空”考验,其价格将继续面临高位震荡回调风险。春节过后,以深加工企业积极开工挂牌收购为开端,我国玉米市场购销逐步恢复,不过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价格再创新高,山东地区玉米到货量先增后减,玉米港口价格北涨南跌,反映出南北产销区玉米供需局势差异和关内外玉米流动博弈激烈。利多题材炒作缺乏,国产小麦替代及进口谷物库存增长,近期我国玉米市场多空胶着,博弈开启。

 
供需阶段调整 玉米震荡偏弱

  进入3月份以来,随着市场购销逐渐恢复,国内玉米市场供需格局呈现出阶段性、区域性新变化,在利空积聚影响下,玉米行情总体震荡走弱,其中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先涨后跌,南方销区及东北持续小幅回落。短期看,尽管至3月末,东北“地趴粮”销售已接近尾声,贸易商挺价心态随之增强,但国内玉米市场利空仍将占据主导,在基层粮源出售增多、进口大量到港,以及政策性小麦、稻谷替代等影响下,仍存在一定的供应压力。

 
 
 

数据是机会,数据是财富,数据更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