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n me!
扫码访问大宗号
生意社大宗号
登录
分享

新湖早盘提示(农产品版块)

油脂:★☆☆(供需存差异 暂时震荡)

昨天,BMD毛棕探底回升。12月合约上涨0.26%,报收3878林吉特/吨。虽然昨日美元指数走弱,原油等大宗商品也是偏弱运行,但昨日CBOT豆油盘面表现强势,CBOT豆油午后震荡回升,12月合约上涨2.16%,报收66.7美分/磅,日线暂时维持区间震荡。10月仍是国际棕榈油增产高峰期,印尼棕榈油供需充裕、库存压力预期大幅缓解,但马棕库存仍趋继续回升,中期国际棕榈油基本面无利多驱动。短期,关注印尼零levy政策延长能否兑现。国内方面,昨天国内商品普跌,油脂跟随下挫,粕类更弱。国内豆油10月供需非常紧张,华东一级豆油现货基差仍在01+1900元/吨左右。上周大豆压榨量依旧偏低,豆油最新库存下降,中短期仍有小幅下行空间。美国密西西比河水位偏低影响美湾大豆发运,短期仍无改善迹象,国内11、12月大豆预估到港量或需下调。短期,美湾地区将有降雨,近两日Y11-1价差及Y15大跌;国内华东三级菜油现货报01+2650元/吨。当前国内进口菜油供需非常紧张,11月进口将显著增加。但考虑四季度储备菜油轮入需求,年底沿海进口菜油库存或30-40万吨;国内棕榈油上周库存继续大幅增加,已回升至60万吨以上。国内外供需看,棕榈油仍将是三个油脂中的偏弱品种,预计底部区间震荡,豆油及菜油仍显偏强。操作上,棕油暂观望。Y15回调企稳仍可尝试做多。

花生:★☆☆(需求提振不强 短期有所走弱)

昨天,国内花生盘面低开低走,减仓下跌,1月合约下跌1.98%,报收10864元/吨,日线跌破前期顶部震荡小区间。昨日,国内花生产区河南及山东现货价格继续平稳,东北整体需求有限,加之产区水分偏高,部分地区花生价格小幅回落0.05-0.10元/斤。河北产区需求有限,市场接受度偏低,下调0.1元/。昨日,部分油厂收购价有下调,新乡鲁花及费县中粮43%含油花生价格下调100元/吨。油厂到货量稳定,整体较为有限。昨天部分山东花生油价格再度上调至18000元/吨。但油厂成交暂无明显好转。产区供应量陆续增加,但大油厂并未全面入市,价格上行缺乏支撑。短期可能延续高位震荡或偏弱走势。

纸浆:★☆☆(供应回升,预期价格震荡偏弱)

2022年9-10月国际针叶浆发运量同比回升,后期进口将增加。成本支撑相对偏强。期货仓单持续减少。近期生活用纸价格持稳,文化纸价格持稳。下游开工方面,生活纸开工下降,双胶纸开工上升,铜版纸开工上升。近期青岛、常熟、高栏、天津和保定地区木浆总库存增加。供应回升,预期价格震荡偏弱。

豆粕;★☆☆;(内强外弱)

隔夜美豆11月收于1384,涨0.02%。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至10月13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从一周前的976,877吨增加到188万吨,几乎翻了一番,但落后于上年同期的近250万吨。报告显示,在截至10月13日的一周内,美国向中国装运了近135万吨美国大豆。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的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大豆压榨量降至一年来的最低水平,且未达到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期,而豆油库存降至两年来的最低水平。9月份NOPA的会员压榨了1.58109亿蒲大豆,较8月份的1.65538亿蒲减少4.5%,但是比2021年9月份的1.538亿蒲增长2.8%。根据美国全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最新72小时累积降水云图显示,本周二至周五期间五大湖区以外几乎没有降雨。未来8至14天的气象预测显示,在10月24日至10月30日期间,中西部和大平原地区将会恢复季节性多雨天气,而东半部的温度可能高于正常水平。农业咨询机构AgRural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上周巴西农民加快了大豆播种步伐。截至上周四,大豆播种工作完成了24%,高于一周前的10%,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22%。

尽管10月供需报告是利多的,当前美豆自身的基本面仍是偏空的,并已经体现在了盘面上。但若落实到国内粕类市场上,内外盘可能仍是一个撕裂的局面。节前粕类强势正套表现主要来源于到港进度慢,从10月到港量不足延续到11月压榨量可能仍然不足。而近期中国对于美豆的买船仍然较为克制,从未来国内大豆的买船、到港计划来看,并没有太大改观。况且从汇率角度来看,美指再度走强,人民币汇率起码仍是一个高位震荡局面,美豆虽然回落,但汇率因素部分冲抵,对于国内粕类来说,成本端仍有较强支撑。此外,近日国内生猪现货价再度大涨,对于下游养殖户及二次育肥户来说,猪价涨意味着对于饲料高价的容忍度也在抬升。我们认为,粕类仍将暂时维持高位震荡的走势。

生猪;★☆☆;(回调幅度有限)

近两周生猪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带动节后连盘跳高开盘,接连上行,但盘面涨幅仍不及现货,基差持续走强。生猪现货价格上涨主因二次育肥热情高涨,抢占猪源挤压供给,据某分析机构数据显示,二次育肥分流出栏比例为20%左右。天气转凉,利好大肥消费,大肥偏强运行,价格明显高于标猪,市场压栏现象普遍,出栏体重继续增加,同时养殖利润也在大幅攀升,自繁自养及外购仔猪的养殖利润均在1200元/头左右。但屠宰企业开始亏损,压栏及二次育肥现象普遍,加大屠企收购难度,收购成本增加,而下游对高价猪肉接受意愿偏低,进而压缩屠企利润。四季度淹腊季需求旺季提振现阶段压栏及二次育肥热情,但也相应增加了1-2个月后的猪肉供应,现货端预计在本轮二次育肥生猪释放前,价格走势仍坚挺,而盘面主力合约对应本轮二次育肥释放后的阶段,盘面上行动力预计阶段性难及现货。预计盘面仍高位运行为主,此外关注政策调控力度。

玉米:★☆☆(东北新季上市延期,提振连盘)

隔夜美盘基准合约收低0.9%,美国农业部盘后发布的作物周报显示,截至10月16日,美国玉米收割完成45%,略低于市场预测,但高于五年平均水平40%。最近美农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0月6日的一周,美国玉米出口净销售总量为26.07万吨,其中2022/23年度的玉米净销售量为200,200吨,2023/24年度净销售量为60,500吨。该数字再次低于市场预期。短期来看,单产下降、收割偏慢及运费增加,对美玉米支撑较强,不过美玉米正值收获上市阶段,且高价亦影响其出口需求,叠加宏观经济衰退担忧加剧,黑海出口前景担忧扰动,预计将限制其价格涨幅。国内方面,华北地区近期基层购销活跃,价格有所下调。东北地区近日多地降雪天气,影响收割,预计将进一步推迟当地粮源上市供应时间,支撑粮价,近日北港玉米收购价累计上调约50元/吨,但产地粮源暂时仍无集港价格优势,深加工企业收购报价仍据当地报价高点,锁定粮源。部分地区粮库启动轮换收购,收购主体增加,种植户挺价意愿比较坚决,叠加企业库存低位,补库需求预期增加,预计仍将对现货玉米价格存较强支撑。东北新作上市延期预期升温,进一步推动连盘上行,目前连盘主力合约已创近三个月新高,盘面价格再次回到相对合理的价格中枢水平,预计在东北新作批量上市供应前盘面价格相对坚挺,但现阶段点位追多风险逐步增加,且此后在季节性压力下盘面在节奏上预计存一定幅度的回调风险,上市延期加上今年农历新年较早,可供基层节前售粮变现时间缩短,因而在前期利多兑现后,盘面将接受供应压力测试,以及验证企业和贸易环节的采购力度,且近日外媒消息称,我国可能最早从12月开始从巴西进口玉米,因而年底前巴西玉米进口利空因素亦有望炒作。11月和12月仍有两次美联储议息会议,后续美联储大幅加息预期仍较高,年底前外围市场偏空影响因素扰动可能增加。但另一方面,今年玉米种植成本涨幅较大,基层惜售情绪明显增加,供应压力亦存在后移风险,进而继续推升上市前半程玉米价格,因此后续将重点关注基层售粮节奏。短期来看盘面在东北集中上市前走势仍将维持坚挺,前期多单建议可择时逢高减仓,关注集中上市阶段基层售粮进度,短期思路仍相对偏多,暂不建议做空。

TA的热门文章
换一换
新湖早盘提示(化工版块)
新湖早盘提示(能源版块)
新湖早盘提示(黑色版块)
新湖早盘提示(有色版块)
新湖早盘提示(能化版块)
视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