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早盘提示(农产品版块)
油脂:★☆☆(关注印尼levy政策 弱势持续)
昨天,BMD毛棕盘面暴跌,9月合约下跌8.51%,报收3762林吉特/吨。因原油暴跌及市场传言印尼可能取消棕榈油出口levy。夜盘,美国CPI超预期,创40年新高。但美元指数冲高后回落,商品夜盘跌势稍放缓。美联储7月继续加息75基点概率将非常高。短期,美元强加息导致的经济衰退风险、原油、印尼加速出口预期,是国际棕榈油价格主导因素。关注印尼棕榈油出口levy政策落地情况。国内方面,昨天国内油脂重挫,受原油及马棕暴跌影响,夜盘跌势跟盘稍有缓和。印尼6月棕榈油实际出口量低于预期,7月国内棕榈油进口到港量或不及预期。但7月进口毕竟环比增加,国内最新棕榈油库存开始回升。近期国内豆棕现货价差已经转正,国内棕榈油需求边际将有所改善。国内大豆压榨量不高,豆油库存初现下滑。中期大豆进口偏少,国内豆油库存易跌难增。此外,近期菜籽进口及压榨量下降明显,沿海菜油库存持续回落。国内基本面变化显著小于国际植物油,供需格局依旧偏紧。目前,宏观系统性风险目前依旧是市场情绪及盘面走势主导。操作上,空头操作持续,关注市场整体情绪变化。
花生:★☆☆(关注新作生长 弱势持续相对抗跌)
昨天,国内花生期货受周边品种夜盘大跌影响,显著低开,此后全天震荡。主力10月合约下跌2.06%,报收9324元/吨。油料米购销几乎结束,食品米食品厂按需采购,高价成交量较少。目前,油厂开机率季节性超低位,多数停机停收。花生油价格持稳,新成交寥寥无几,油厂执行前期订单,提货缓慢。中期,新作面积预计显著减少20-30%背景下,重点关注天气和花生生长情况。目前花生相对企业农产品表现依旧偏抗跌,但也难以完全避免商品大势及市场情绪的影响。
纸浆:★☆☆(需求将走弱,向下压力增大)
2022年5月全球针叶浆发运量环比和同比恢复。成本支撑仍相对偏强。期货仓单持续减少。近期生活用纸价格持稳,文化纸价格持稳。下游开工方面,生活纸开工下降,双胶纸开工上升,铜版纸开工上升。近期青岛、常熟、高栏、天津和保定地区木浆总库存下降。需求将走弱,向下压力增大。
豆粕;★☆☆;(宏观仍在影响,天气尚待发酵)
隔夜美豆11月合约收于1346.75,涨0.28%。经过周二下跌逾四个百分点后,大豆市场周三涌现了一些逢低买盘。气象预报显示美国中西部地区将会出现炎热干燥天气,威胁大豆作物生长,促使大豆市场保留一些风险升水。中国的大豆进口需求疲软,令美国大豆市场人士感到失望。中国6月份的大豆进口量只有825万吨,同比减少23%,环比减少14.7%。美国农业部周二表示,近几个月来中国的油籽和植物油进口和消费都低于预期,因此2021/22年度大豆进口预估下调200万吨,为9000万吨。国内市场,豆粕相对于油脂价格此前表现更为坚挺,但是在油脂的连续下跌带动下,豆粕也出现了一波集中补跌。不光是油粕,整个农产板块都在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波挤出前期期货升水(升水来自于天气、地缘共同导致的粮食危机)的过程。至于豆粕自身的基本面并没有太大变化,目前库存压力已经进入到最大的阶段,未来由于进口大豆到港量下降,库存将出现拐点。这波下跌导致盘面亏损程度加剧,不利于后期买船进度,所以从基本面的角度盘面略显超跌,但是从宏观层面,无法确认超跌已经结束。若系统性风险暂时解除,市场重新回归基本面,美豆的基本面也可能在悄然发生变化。目前美豆主产区的天气形势阴晴不定,6月面积报告尘埃落定,8月可能仍有变数。但是对于美豆产量影响最大的还是未来单产调整预期。若美豆主产区天气没有连续几周出现问题的话,而我国考虑榨利因素不去买船的话,美豆的支撑将减弱,从基本面的角度美豆仍有下跌空间。操作上,建议谨慎对待当前市场,连粕单边抄底及正套入场需谨慎或观望。
生猪;★☆☆;(近月强势,远月压力增加)
上周生猪盘面冲高回落后再度冲高,两天内发改委三次发布与稳猪价相关新闻,为过快上涨的猪价降温,政策引导下,养殖户惜售心态有所减弱,现货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但好景不长,周四期货率先反弹,盘面炒作新周期的热情依然非常高涨,现货近日反而没有那么强势。近日猪价涨、饲料降,养殖利润明显改善,二次育肥势力可能加速入场,现货越强,远月合约的上行高度就越受到限制。盘面目前跟随现货价格上涨进行预期调整,刨除上一轮非瘟引发的超级猪周期以外,按照以往猪周期来看,猪价峰值基本在20元/公斤附近,而目前生猪现货价格已经超过20元/公斤,近日生猪压栏普遍或透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价格涨幅,但因目前处于新一轮猪周期的上行阶段,价格预计回调幅度相对有限。
玉米:★☆☆(进口利润再次转正)
外盘方面,昨日基准期约收高1.5%,盘面继续回归对后续炎热干燥天气的炒作,且市场存在中国私企近期采购美玉米的预期,对盘面存在一定的提振。本周美农7月供需报告发布,其中美玉米旧作年度下调国内消费量,导致旧作年度期末库存增加,新作年度播种面积跟随6月底种植面积报告作出上调,单产不变,产量增加,新旧作年度库存均增加,导致库消比站到了10%以上,影响偏空。且美国原油昨日大跌,创近三个月新低,美元指数稳居高位,拖累美玉米下行。国内方面,上周定向稻谷继续投放,成交161万吨,前期定向暂停传闻落空,影响偏空。随着新麦上市进度加快,小麦价格走势亦偏弱,对玉米价格亦存在一定压力,广东港谷物库存高位,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有所下滑。目前美玉米进口完税成本在2800-3000元/吨左右,进口利润在盈亏线附近波动。美联储加息预期仍在,连盘情绪端偏弱,年度内现货供应维持宽松预期,目前连盘玉米主力合约已大幅贴水现货,可能继续探寻成本端支撑,大宗商品跟随宏观情绪波动,玉米短期预计亦难逃趋势,但盘面绝对价格存在超跌可能性,连盘品种基本面方面的悲观情绪有所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