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经济尚难“断奶”
生意社07月09日讯
距上一轮金融危机爆发已有10年,欧元区经济自2014年摆脱二次衰退之后,逐渐步入周期性复苏轨道,至2017年经济增速创下10年新高。2018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增速从去年的高点回落,一季度环比增长0.4%,为2016年三季度以来最低。然而,得益于内需旺盛,在外部风险上升的情况下,欧元区复苏基本保持稳健。
回顾本轮复苏,欧洲央行的角色至关重要,近似持续为欧元区提供流动性的“奶妈”,其推出的量化宽松很大程度上开启了复苏进程。
2014年年中,在许多银行去杠杆、大幅减少对私营部门贷款,加上总需求疲软,欧元区面临信贷紧缩和通缩压力的情况下,欧洲央行开始动用一系列超宽松货币政策,包括实施隔夜存款负利率、引入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以及资产购买计划,尤其是从2015年3月开始购买公共债券、从2016年6月开始购买企业债,并配合引导市场预期的前瞻性指引,从而为欧元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改善了企业和家庭融资环境,刺激了需求,并使欧元区核心国与边缘国之间免于进一步经济分化。
截至今年6月,欧洲央行的购债总规模已接近2.46万亿欧元,其中2万亿为公共债券,涵盖了除希腊外的所有欧元区成员国国债。欧元区经济持续扩张、通胀回升直接反映了量化宽松的效果。同时,欧元区劳动力市场恢复至危机前水平,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失业率降至9年来最低水平。就业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成为支撑当前欧元区增长的主要动力。
有始即有终。在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伴随着欧元区名义通胀率连续19个月稳定在1%—2%,核心通胀率缓慢回升,欧洲央行6月份宣布渐进式退出购债计划,包括9月起削减每月购债规模至150亿欧元,并计划于年底结束购债。
然而,欧洲央行宣布退出QE并未在实质上改变其宽松货币政策立场。一方面,其承诺实施到期债券本金再投资,2019年规模约为每月150亿欧元,并承诺持续较长时间;另一方面,其明确表示预期在2019年夏天前不会加息,这是欧洲央行首次针对加息时间发布“增强性前瞻性指引”。
包括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内多位央行官员表示,欧元区仍有必要维持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也就意味着欧元区尚不会“断奶”。
德拉吉指出,威胁欧元区增长的风险主要包括:一是美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导致全球保护主义抬头;二是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引发油价上涨;三是金融市场波动可能持续加剧。
下行风险加剧,尤其是来自外部的风险上升,已成为各方对欧元区经济前景判断的共识。也正因为如此,欧洲央行尚需通过货币宽松为欧元区经济护航,为其修补结构性缺陷赢得空间。
德拉吉说,在6月份的议息会议上,欧洲央行理事会成员一致希望保留对未来潜在冲击做出反应的能力。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布罗夫斯基斯指出,欧洲应该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来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这意味着必须加强经济货币联盟的基础,建立财政缓冲、促进生产和投资,使经济增长模式更具包容性。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作者:沈忠浩)
商品动态
- 2月16日天津玖龙纸业废纸收购价格上调
- 02-16
- 文山铝业公司圆满完成首月生产目标任务
- 02-16
- LME2月15日铜铝库存统计
- 02-16
- 海关查处多起“洋垃圾”案件
- 02-16
- 生意社:2月16日扬子石化LLDPE装置动态
- 02-16
商品分析
- 生意社:节后废纸价格上调 预计仍有上涨趋势
- 02-16
- 生意社:本周豆粕价格下滑(2月11日-15日)
- 02-15
- 生意社:节后ABS复工情况一般 报盘偏弱
- 02-15
- 生意社:2月15日氟化工产品价格涨跌榜
- 02-15